第一關註 NEW CULTURE VIEW別讓打招呼瓦解了媒體的監督來源:新文化報 - 新文化網
    24日,在回應網友關於東莞此前的涉黃風暴提問時,東莞市委書記徐建華說,生氣難免……央視完全沒有打招呼,不相信我們,也該相信省委省政府。網友前三個提問都關於“涉黃”。徐建華說,借這件事凈化東莞是好事,還將出台一系列關於娛樂場所的管理措施(據7月24日《羊城晚報》)。
    語言的博大精深之處就在於,同一個詞,在不同的語境中會有完全不同的意思。比如說“打招呼”,徐建華書記的意思,肯定不是希望央視記者到東莞之後去拜訪一下他。好在讀者里應該沒有老外,我不必浪費唇舌解釋,大家估計都心領神會了。
    打招呼這個詞的內涵還不止於此,事先通知是打招呼,托個關係是打招呼,交代工作也是打招呼,尤其是對於某些官員,打聲招呼,資源就分配妥當了。打招呼在這裡,透著權力的頤指氣使和輕描淡寫。去年,原鐵道部運輸局副局長兼營運部主任蘇順虎涉嫌受賄受審。庭審中提到了“打招呼”三個字,蘇順虎稱,他給“行賄者”提供方便,基本都是通過打招呼和在文件上作批文。檢方也稱,“在鐵路系統,打招呼是十分有用的。”打招呼的好用,不僅在於權力可以輕易繞過程序達成目的,還在於口頭的招呼不容易授人以柄。但是對於制度,打招呼則具有摧毀性的力量。
    徐建華書記因為央視沒有打招呼就生氣了,看上去有點萌萌噠。媒體是在做監督報道,監督報道當然是要做暗訪的,否則又怎麼能找到真相呢?最近快餐店的原材料質量問題的報道,不就是電視臺暗訪得來的嗎?這是媒體的屬性。徐建華書記顯然是把央視看作了一個政府機構,所以用某些政府官員慣有的思維方式來看待對方。一旦對方不按套路出牌就生氣了,認為對方不信任自己。當然不信任,媒體的特點就是懷疑,然後調查,找到真相。如果提前打招呼,那不叫監督報道,那叫宣傳。
    攝影領域有兩種拍攝方式,一種是抓拍,一種是擺拍。抓拍強調的是真實感,而擺拍,自然是弄得越華麗越好。其實擺拍也沒什麼不好。明星需要宣傳自己,商家需要宣傳自己,官員自然也需要宣傳自己。但有個前提就是不能弄虛作假。媒體的監督某種意義上就是抓拍,提前打招呼就意味著要把它弄成擺拍。這當然就是弄虛作假。如果所有的監督報道都需要跟當地政府打招呼,那所謂監督也就成了形式主義了,而媒體的監督權也就被瓦解掉了。實際上對於某些媒體來講,打招呼也是一把利器,它可以用作要挾或是訛詐政府或商家的手段。這對媒體行業的傷害,可能更大。
    面對這樣一種潛規則,我們很難歸咎於某個個體,它的本質是一種氣氛,存在於這個人情社會的各個角落和人的內心。我們別說面對它,連逃脫都很困難,這是我們必須正視的處境。
    本報評論員 牛角  (原標題:別讓打招呼瓦解了媒體的監督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g12egfkh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